教師論文的研究成果發表: 利用地标物体提取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气象能见度估算

我们很高兴地宣布,一篇题为《利用地标物体提取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气象能见度估算》的开创性会议论文将于2025年2月在《Sensors》期刊上发表。该论文由本院卢葦麟教授担任第一作者,并与香港城市大学及香港教育大学合作完成。

  • Wai-Lun Lo, Kwok-Wai Wong, Tai-Chiu Hsung, Shu-Hung Chung and Hong Fu, “Meteorological Visibility Estimation by Using Landmark Objects Extraction and ANN Method”, Sensors, 25(3), 951, 2025.

 

论文摘要

能见度可被定义为在明亮环境下能够识别或检测物体的最大距离,并可作为天气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环境指标。传统的能见度计算方法结合气象学原理与数字图像的图像特征提取,但其准确度常受限于图像质量与噪声干扰。为提升估算准确性,已有研究提出结合人工智能(AI)与数字图像技术进行能见度预测。该方法通过预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(CNN)提取整张图像的特征,并设计人工神经网络(ANN)以建立图像特征与能见度之间的关联。相比于使用整张图像信息,另有研究提出从图像中识别出有效子区域,并从中提取特征,再以广义回归神经网络(GRNN)建立特征与能见度之间的对应关系。研究结果表明,该方法在准确性上优于传统的手工特征提取技术。然而,有效子区域的选择仍依赖专家人工判断,尚未实现完全自动化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地标物体提取技术的自动子区域选择方法,并从这些地标物体(LMO)子区域中提取图像特征,设计ANN以逼近LMO区域特征值与能见度值之间的映射关系。实验结果显示,该方法能有效减少ANN训练中的冗余信息,并在能见度估算方面优于整张图像处理方式。

 

研究团队成员

香港珠海学院

  • 卢葦麟教授(信息科学学系正教授,系主任)
  • 黄国威(信息科学学系研究助理)
  • 熊体超博士(信息科学学系副教授)

香港城市大学

  • 钟树鸿教授(电机工程系讲座教授)

香港教育大学

  • 傅弘博士(数学与信息科技系副教授)

 

部分论文照片

 

 

使用不同类型模型的预测结果

ADMIS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