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很高興與您分享,我們最近的會議論文「排水安全規劃與監測的創新應用」已被 2025 年第十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屋宇運作及維護會議錄用:
- Andy Chi-Ho Chan, Eric Siu-Wing Wong, and Harris Sik-Ho Tsang, “Innovative Applications in Drainage Safety Plan and Monitoring,” Guangdong-Hong Kong-Macao Greater Bay Area Conference on Building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, Guangzhou, China, December, 2025.
論文摘要
在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,許多高密度建築的排水系統可能導致各種問題,例如病毒透過浴室通風管道傳播、排水設計不良導致的洪水以及下水道異味。這些問題通常源於設計缺陷,例如管道連接不良、高層建築的壓力變化或阻塞。
為了解決這些問題,建築排水安全計畫 (DSPB) 將傳統檢查與使用物聯網感測器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智慧監控相結合。這些感測器收集氣壓和其他指標的數據,用於人工智慧模型的訓練。經過訓練後,我們的模型,尤其是長短期記憶 (LSTM) 模型,能夠及早發現問題,有助於防止阻塞氾濫、異味,甚至像 COVID-19 這樣的疾病傳播。這種現代化的數據驅動方法對公共衛生和建築安全至關重要。
我們將繼續推進與不同機構的合作,共同開發尖端技術!
研究團隊成員
香港珠海學院
- 曾錫豪博士,資訊科學學系助理教授
香港水務安全學會 及 Wins Evolution Limited
- 黃兆榮博士,副會長兼工程師
香港水務安全學會
- 陳志豪先生
部分作者及論文照片

香港常見的排水問題:(左)在污水排放管處發現的開口排氣管;(右)建築物外牆上的 uPVC 彎頭因被墜落物體損壞而破裂。

香港理工大學李嘉誠樓六樓(左)及十二樓(右)的氣壓測量。
